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2009美術創作卓越獎-【 】

2009美術創作卓越獎-【 】 / 湯凱鈞

命名的從缺

2009美術創作卓越獎事實上就是一個為美術學院學生所設置的獎項,這個獎項其實就是學院藝術的展現,當然,每一個獎項總有其限制之處,每一位評審所認定的好的藝術作品總有出入,因此獎項所代表的到底是學院藝術的宣稱還是僅僅反映評審們的藝術觀點,成為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疑問。當大家在討論要為此次卓越獎展覽設定什麼共同的標題時,一句「要我們找出卓越獎的標題,那不是應該先去問問評審們為什麼會選這些作品?」,反映了美術卓越獎說穿了不過就是一個獎項,也點出了得獎作品所具有的差異性。雖然每件得獎藝術作品所表達的都是對於當下生活面貌的不同感知,但是因為作品彼此間的差異,訂定共同副標題是否會降低差異是應考慮的問題,加上卓越獎展覽代表著一個競賽類型的展覽而非策劃性展覽,若強加上一個共同的副標題反而會模糊了某些創作者欲傳達的訊息。因此在與得獎藝術家討論過後,我們去除了往年都會訂定的副標題,僅以美術創作卓越獎作為展覽標題,就是為了真實呈現卓越獎的競賽面貌以及將卓越獎展覽放回對作品的思考層次,擴大作品之間的自由對話與論述空間,甚至彼此詮釋,回歸展覽對於每件作品的基本觀照。
但展覽命名的從缺並不表示創作類得獎作品沒有傳遞出相似的特性,整個展覽所突顯的是創作者對於這個時代的感知與詮釋,這些觀點透過藝術家的個人語彙傳達出來,透露了屬於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

藝術呈現的真實

這次卓越獎創作類得獎作品的共同特徵,即是創作者都在處理關於「真實」的問題,這些作品展現了藝術家對現實世界的真實感觸,儘管在參展人的創作論述中總不乏對於虛擬與真實的二分,或是將作品設定為自我內在幻想式的表達,但在這些作品中所呈現的卻是創作者認知的真實樣貌,這些作品在影像中創造藝術家自我認同的真實樣態,同時又反映現實世界中的某些狀態。當然,藝術所探討的總是關於「真實」的問題,藝術作品總是多少映照著現實世界的景象,創作者企圖在由大量影像佔據的當下世界中建構真實的片斷,他們在作品中描繪某個現實以外的世界形象,而這些形象經過創作者感知的轉化後生產出新的意義,透過意義的累積形塑出現實世界的真實樣態。事實上,虛擬與真實在藝術中絕非相對的概念,真實對於人來說從不存在著客觀標準,虛擬空間的發展改變了人對於真實的感知模式,使我們處在一個沒有絕對真實的情境之下,甚至我們必須在虛擬的空間當中去找尋所謂的真實感,而當我們面對藝術作品時,我們無法斷定藝術作品中展現的是真實還是虛幻的情境,因為作品所操作的,是在真實與虛幻之間遊走的情境,即藉由描繪或創造一個虛幻的場景來表達真實情景。當然,我所定義的真實是不同於現實環境的,真實是藝術家可以操縱與改變部分,是經過內心的轉化與思考的情景,是藝術家自我對外在世界的詮釋;而相對於真實的現實則是外在於藝術家的部份,必須靠著實際介入社會與行動才能改變。
張輝明的《雙鏡》、《角落系列》所揭示的是視覺的不確定性,兩件作品打破了平常人以視覺為主的感知形式,創造出失焦的視覺經驗,這樣的手法一方面表達了對於真實的不確定,另一方面又引發觀者對於真實進行再思考。牛俊強的《明信片》,試圖訴說人處在一種無法觸碰真實的符號系統中,又或者這些消費符號正一步步的構築出一個屬於當代的真實情境。
周代焌的《拯救世界完是餘興節目》、《餘興過後是拯救世界》所展現的是一種幻想經驗,儘管這些圖像是來自於虛擬的動漫世界,但卻反應當代人與動漫世界的緊密關聯;而對於卡漫社群而言,動畫中的世界可能比現實更加真實。一樣使用卡通符號做為創作語言是陳宏群的《消解在那之上》,陳宏群將卡漫符號以投影方式介入寫實繪畫空間,創造一個真實與虛擬並列的效果,奇怪的是,卡漫符號在這件作品中呈現出的卻是比寫實的磚頭、石版更加真實,顯現出那些一般人所認定的虛擬符號正慢慢成為現代人新的感知來源。陳敬元的《一切都是為了愛》、《千辛萬苦,終於與你相會》、《無論如何,我都願意與你飛翔》,將對日常的感知,透過寓言式的故事與漫畫語彙表達出來,呈現瘋狂的幻想,展現了自己所認為的真實世界,卻也透露出現實世界的種種荒謬性。
許尹齡的《肉眼差距》、《長壽俱樂部》、《愛的教育》,雖然是將人化為沒有感情物件的幻想,但同時卻揭露了當代世界殘酷面貌的真實,以及對現實的反抗。而廖祈羽的《搖阿搖》,操縱著人的欲望,創造出一個人對於他人身體掌控的欲望流動空間,與女性身體在社會意識下所處的真實狀態。

這些作品展現的是截然不同的真實面貌,作品影像所形構的是世界的現實樣態與創作者內心的真實,是藝術真實的表現;這種真實存在於藝術家將外在世界所引起的感知轉化為向自我內在世界的語彙,並藉由創作展現。儘管每位藝術家所認知的真實不盡相同,且有多種樣態,但彼此間又有種奇妙的互相連結。作品創造一個真實虛擬交雜的場域,描繪所見到的、所感覺的世界,而這個場域對於藝術家本身而言或許才是真實所在,換言之,這些藝術家將內心世界與想像表現在作品之中,企圖引發觀者對於真實世界的想像。

介入現實之中的藝術實踐

不同於創作類得獎作品著重於對現實世界的思考,策展計劃類得獎作品-陳豪毅的《標誌聯盟》(Tag Ally),討論的是藝術實踐的現實問題,即藝術在現實世界中如何進行諸眾的再造和實驗,藝術活動如何產生一個平台,領導群眾做出社會實踐,他探討如何以標誌介入現實生活之中,展開一連串的藝術計畫與對話,以打開藝術實踐與社會參與的可能。因此相對於其他7位卓越獎得獎藝術家向內追求真實,《標誌聯盟》欲探討的是如何用藝術在現實中去創造一個新的發展。

將《標誌聯盟》以展中展形式展出,一來表示此展覽概念經由卓越獎評審機制選出,二來此展作品恰好與其他創作類作品形成對比,相較於其他作品,《標誌聯盟》中的藝術作品,以積極主動介入社會的方式,創造新的溝通平台,突顯了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也將藝術與社會做了實際的連結。兩組截然不同的藝術作品在展場中相互映射與辯證,創造了一個相互對照的空間,打破一般展覽所追求的相同調性,給予觀者更大的思考空間。2009美術創作卓越獎在此兩組不同的展覽中,突顯了當代藝術發展的兩種面向,一是藝術在虛實交錯的空間中探討世界真實,二則是藝術介入現實之中,企圖引發改變社會的群眾力量,不過看似截然不同的兩種發展,其實皆源自藝術家或策展人對現實社會的想像,同時也刺激著觀者對於世界或未來的思考。

不過,雖然這樣的差距開啟了不同的想像,但也因為此差距更加突顯了卓越獎不可命名的情況,以及將美術競賽得獎作品於一個展覽中一同呈現下的非同一性狀態,卓越獎展覽,到底是一個競賽式的展覽,每件作品呈現出的不同面貌,也許能構築出學院藝術創作的部份真實,但也因為每件作品所關注的問題不同,觀者只能在這交錯的訊息中,藉由對每一件作品的觀看與思考,得出卓越獎展覽的真實面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